2021年,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下,在上級法治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部署,緊緊圍繞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重心,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嚴格行政執法,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推動全區各項工作全面發展?,F將我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如下:
一、健全政府機構職能體系,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優化政府職能體系。全面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完善執法清單、許可事項清單、權責清單、負面清單、行政裁決事項清單,并在運河區政府網站公示,依法規范行政權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完善首問負責、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辦理等制度,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持續簡化企業開辦流程,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1個工作日,材料齊全實現“秒批”;繼續推動“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增設“百事通”服務專區,推廣各類申報材料“一次性填寫”模式;全區綜合服務中心和綜合服務站建設工作不斷加快,全區122個村(社區)均已完成,省級檢查組給予了充分認可;對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實行清單化管理,編制中介服務事項實施清單并公開。
持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統籌制定了年度隨機抽查計劃、2021年隨機抽查《實施方案》、跨部門抽查計劃。全年,21個部門按照抽查計劃開展抽查103次(含計劃外配合省級開展驗證性抽查一次),共抽查主體2074戶,通過抽查發現問題799戶,責令改正和警告41戶,列入異常名錄737,立案處罰21戶,罰款75.75萬元,各部門按照 “誰管轄、誰負責”的原則做好后續監管銜接,形成監管閉環。
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全區各部門通過河北政務服務網“三級四同”事項庫完善發布政務服務事項546項,全部實現網上可辦。審批時間從平均天數19.4減少至12.9,壓縮率達33.5%,申請材料平均精簡至3份,平均跑動次數精簡至0.81次,最多跑一次事項達167項。
積極推進事項全流程網辦,現有全流程網辦事項255項,全區市場主體總數已達到3.9萬戶。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跨域通辦”,與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簽署《“跨域通辦”合作協議》,通過“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遠程辦理、協同聯辦”模式,最大限度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和群眾異地辦事需求。
開展政務服務“好差評”,通過網上投訴舉報平臺、監督舉報箱等方式,接受群眾監督,在窗口單位設置“好差評”二維碼,切實做到暢通群眾建議渠道,認真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推進政府治理規范化
嚴格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制度。實現行政規范性文件目錄化管理,制定并動態更新《運河區現行有效政府規范性文件目錄》。及時將已審查的規范性文件向市政府備案,接受上級機關的審查和監督。全年完成4件規范性文件審查及備案。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兩次,對我區現行的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核對,共清理文件11件,其中失效、廢止5件,保留6件。
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嚴格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的要求,制定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均進行合法性審查,確保制度、決策的合法性。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對決策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相關領導干部及責任人員的紀律責任和法律責任。2021年共進行合法性審查25件。
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對區政府的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及重要合同、協議,進行審核把關、集體論證,提出法律意見,為區政府合法合理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區政府、12個區直部門和2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共聘請法律顧問17名。今年以來,政府法律顧問為全區重大行政行為提供法律意見20余條。
健全行政權利制約和監督體系。加快政府守信承諾機制建設,自覺接受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將人大、政協、紀檢監察、審計、司法列為政府常務會常設列席單位,按職責履行對政府決策的監督職能。2021年,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2件,做到及時答復,走訪率、辦復率、代表滿意率均為100%。政協九屆一次全會以來,共提出提案556件,立案370件,所有提案已辦復完畢,辦復率、滿意率均為100%。
三、健全行政執法工作體系,推進嚴格規范文明執法
持續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梳理行政執法事項,形成執法事項清單向社會公開。2021年,全區執法單位在區政府門戶網站上傳三項制度相關公示信息620余條。
開展執法監督檢查活動,通過核驗證件、查閱資料、實地走訪、抽查案卷等方式,針對執法人員資格、三項制度落實情況、執法案卷制作等方面,對各執法部門提出整改意見。
鞏固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成果。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河北省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條例》,加大職能部門對鎮(街道)執法人員業務指導力度,建立常態化業務培訓機制,制定《集中業務培訓方案》。2021年,對鎮街道執法人員開展業務培訓10期,共300余人次參加。鎮辦本級執法培訓共開展139期,1188人次參加;線上培訓40學時,鎮辦共55人參加。
嚴格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組織全區行政執法持證人員培訓考試,依托法治教育網,開展2021年新增行政執法人員考試,全區共計189人報名,161人通過考試,促進行政執法隊伍依法行政和規范執法。
組織2021年度持證人員年檢考試,共計 431名持證人員參加考試;組織開展2021年度執法人員公共法律知識考試,全區共30個執法單位596名執法人員參加考試。
嚴格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管理。按照《河北省罰沒財物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區司法局和區財政局聯合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罰沒許可證年檢工作的通知》。對全區行政執法單位的罰沒許可證進行年度檢查,共審驗了24個具有罰沒職能的行政執法部門。
四、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體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強化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從加強調解員業務培訓入手,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人民調解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關法律、法規,學習人民調解工作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同時定期組織調解員參加各類人民調解業務知識培訓,通過以會代訓、以案釋法、現場觀摩等方式,增強人民調解員化解糾紛的能力。
健全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堅持“三調聯動”,按需分類,推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有機銜接。進一步加強各類組織之間的聯動配合,切實有效整合行政調解資源、做到“能調盡調、以調促和、定紛止爭”,確保各類矛盾糾紛得到及時調處和化解。
全年開展矛盾糾紛、社會治安風險隱患集中排查化解專項活動2次,努力實現將各類矛盾糾紛、問題隱患發現在當地,化解在源頭,切實從源頭上預防減少各類案件和重大矛盾糾紛的發生。2021年調解總件數242件,調解成功242件,調解成功率為100%。
發揮行政復議對行政層級的監督作用。2021年,我全區依法受理行政復議案件15件,現已審結15件,答復市政府復議案件3件。積極配合市區兩級法院及省高院做好出庭應訴工作,2021年共參加了13次開庭應訴,對法院受理的行政訴訟案件均在法定期限內提交答辯書及相關證據材料,全年敗訴率為0。
五、推進八五普法,護航法治運河
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養。制定了我區普法《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成立運河區“八五”普法講師團,對憲法、民法典進行重點宣傳宣講。2021年11月29日召開運河區憲法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掀起全區憲法法律宣傳活動熱潮。運河區委宣傳部先后兩次牽頭下發紅頭文件對全區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進行專門部署安排。
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和“以案釋法”普法責任制。通過“法律九進”、“木蘭有約”法治講座、“一村一法律顧問”、“以案釋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政法系統教育整頓活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國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普法、疫情法律宣傳、行政執法人員培訓、人民調解員培訓等工作,利用誰執法誰普法,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近百次。
在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法宣辦聯合組織的滄州市“民法典進學?!濒摺拔遗c民法典”征文活動中,運河區司法局榮獲“優秀組織單位”獎。2021年,組織民法典進校園10次,進社區50余次,進場所10余次,民法典主題法治文藝匯演8次,共計發放民法典等法律知識宣傳冊2萬余冊,懸掛法律宣傳條幅20余條,新媒體宣傳300余篇。
今年,我區鳳凰城社區、迎賓路社區、民主社區、麗景社區、金獅社區和文廟社區6個社區獲評河北省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社區榮譽。
六、全面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注重法治素養提升,進一步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切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全民普法的首要任務,納入各級黨委 (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強化教育培訓,發揮各級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通過關注“中國普法”“河北普法”微信公眾號的學習專欄,進一步拓寬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平臺。
強化法治教育培訓考察。堅持學習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法律知識,組織政府常務會專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政府各項工作的能力。按照《運河區2021年領導干部學法計劃》,本年度區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9次,組織法治專題講座2次。
滄州市運河區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1日
主辦單位:滄州市運河區人民政府 聯系電話:0317-3024821 網站標識碼:1309030003
冀ICP備08005834號-2 滄公備1309030200025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czsyhqwxb@163.com